|
亚马逊
小赛道往往蕴藏着大商机。在美国,一次性刀叉、餐盘、吸管、杯具等被广泛使用于快餐店、外卖、party等各种场合,这种更高的消费频次,无疑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契机。
在一次性餐具这个细分赛道,鲸象作为一家传统外贸工厂,已经默默耕耘9年了。为进一步拓展业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2023年12月16日,鲸象入驻亚马逊,仅凭四人0基础的跨境团队,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销售额便冲破30万美金,单品破万。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鲸象跨境电商负责人朱总,请他聊一聊新手小白卖家做亚马逊的心得体会。
瞄准海外”冷“赛道开启工厂出海”变形记“
作为一次性餐厨用品领域的佼佼者,鲸象生产的产品品质过硬,远销多国。不过,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鲸象也开始面临发展瓶颈:传统线下渠道的容量趋于饱和,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鲸象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破局点。2023年底,鲸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入驻亚马逊,尝试跨境电商。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数据显示,厨房品类正在成为亚马逊上增长速度较快、且最具潜力的品类之一,部分细分品类增势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中国主营厨房品类的卖家在亚马逊欧美站点正受到越来越多海外用户的认可。
朱总:”既然海外市场对一次性餐厨用品需求旺盛,行业内也有不少做跨境电商取得了不错成绩的案例,那为什么我们不行?“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12月16日,鲸象成功在亚马逊美国站上线。虽然团队刚刚组建,也都没有亚马逊运营的经验,一切都要从0开始,但团队还是很有信心的。
鲸象团队的信心不仅源自他们精准踩中了有潜力的细分赛道,还有另外一重要因素。在朱总看来,相比于其他类型卖家,鲸象这样的工厂型卖家有着独特竞争优势:
第一:采购端成本可控。“我们是直接从自己的工厂采购产品,能够有效降低仓储库存成本,同时能够优先保证亚马逊店铺的货源供给,时效性强。”朱总介绍道。
第二:作为工厂型卖家,鲸象对一次性餐厨用品的了解堪称行业“天花板”,在技术支持、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
朱总:”这种全面的产业链掌控能力,使我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旦产品出现问题,我们可通过与工厂的高效协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这些优势共同构筑了鲸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护城河”,同时也是转型跨境电商的底气所在。
跨境小白屡受挫果断调整运营策略一举逆袭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跨境出海并不像一开始设想的那般“一帆风顺”。尽管在入驻亚马逊之前已做了周全的筹备,包括在亚马逊账户经理的指引下制定了运营规划,并顺利完成了前期的品牌注册、产品认证等环节,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鲸象仍然不可避免地踩了一些坑,当然,踩坑是教训,更是宝贵的经验。
|
|